笼养肉鸡通风(其它养殖模式一样),都是前期通风细心、小心,后期通风大胆、敢作。
一、 有关通风管的使用:
笼养肉鸡的通风和其它养殖模式的通风没有本质区别,但由于笼养鸡是立体养殖,同样高的鸡舍,最上层的鸡离棚顶更近,所以在通风上更要注意冷风的下落,尤其是使用通风管的鸡舍。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在笼子顶部加盖塑料布或地膜,来遮挡一下,虽然不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但也能起到部分冷风直接落在鸡身上的作用。所以,通风管尽量在鸡的前期使用,在通风量大时要结合小窗使用,小窗进风也可以起到扰动通风管进风,促进通风管进的空气混合的作用。
通风小窗的开启要与通风、鸡舍的局部的温度结合起来,绝不是所有小窗都开启一样大这么简单。比如,养殖中前期,标准负压下,往往后端因为漏风、排风扇近端进风更快竺原因造成后端温度偏低,这时我们就要把后面的小窗适当关小或是隔一开一,达到平衡温度的目的。再比如,在后期锅炉停止使用后,鸡舍前端因为没有热源,造成前端温度低,也可以把前面见个小窗关一关。总之,小窗的开关不是只有一种模式,要随时根据情况随时作出调整。
三、前期通风不要超量,后期通风不能保守
我常说感冒是肉鸡饲养的最大敌人,造成鸡群感冒的因素里面有通风不合理的原因,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通风过量,如果我们没有先进的仪器来测定各个空气指标,那么就凭感觉吧。前25天我们进鸡舍掌握只要是不闷就可以,多少有点氨味也没有问题:我们养殖的中前期的首要任务是保证鸡群的健康,不得大病。但是后期通风就不同,尤其是过了30天后,我的原则是宁可冷一点,不能捂一点。30-35天保证上层鸡有个别因热张口,35天之后中层也不能有因热张口的鸡。
四、最小通风量及二氧化碳指标的问题:
肉鸡上,最小通风量是指能够满足单位体重的肉鸡生长所需新鲜空气的最少量。低于这个通风量,鸡舍内空气污浊,鸡群生长受阻;高于它,又可能造成燃料的浪费。在寒冷季节使用最小通风量,有利于在保证鸡最小通风需求的同时又节省燃料,还能够减小因通风过量造成的鸡群感冒风险。
首先来看通风参数:北方这个季节(-10-+5度之间)所用的通风参数在0.4-0.45立方米每公斤每小时,即可以满足肉鸡生长的需要。排风扇的排风量:一般1米的排风扇的工作排风量为12000-13000立方米每小时,1.4米排风扇为36000立方米每小时。假设我们的大肉食日龄是15天体重约为550克,每栋舍2.5万只鸡,300秒一个循环,用的是1米的排风扇,那么我们来计算一下:25000只*0.55公斤*0.4立方米每公斤每小时/13000立方米*300秒=127秒,也就是说,我们此栋舍的通风设定应该是:开127秒,关173秒。

舍内的二氧化碳主要是鸡呼吸代谢产生的,正常通风情况下,二氧化碳的浓度与舍内氧气的浓度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所以测定二氧化碳浓度就成为衡量鸡舍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标准。

在当前季节,外界温度多在-10—+5度之间时,我们的二氧化碳标准可以执行下面的标准。当然,此标准在1天内是有波动的,最低出现在中午,最高出现在黎明之前。每天的波动在15%以内是正常的。不仅如此,二氧化碳测定仪放置的位置也很重要,应该放置在不受鸡呼吸影响的位置,并且处于静置状态。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作者和单位的合法权益,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予以删除,0633-8846777